國資委18日召開深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專題推進會,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、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會上明確指出,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加大力度推進股權激勵、并適時實施股份回購。
會議還要求國有上市公司加大優質資產注入力度、積極探索分拆上市、同時鼓勵央企和地方國企交叉持股。
加大力度推進股權激勵
會議指出,目前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覆蓋面已達到40%,但股權激勵空間還有很大。
翁杰明要求,要克服平均主義、“平衡”觀念,加大對核心關鍵人才的激勵力度,在前兩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企業數有較大增長的基礎上,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應做盡做,爭取今年繼續保持應有的數量與質量。
對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內不同層級和類型的企業,翁杰明表示,可以組合開展多種激勵方式。鼓勵上市公司在符合條件的基層企業,實施股權、期權、分紅、科技成果轉化分享,以及科改示范企業超額利潤分享、工資總額單列等激勵政策,進一步豐富激勵方式。
適時實施股份回購、增持
會議指出,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適時實施股份回購,增強投資者信心,所需資金可依法通過發行優先股、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。國資委明確,各地國資委要按照便利企業的原則,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、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。
與此同時,集團公司要做積極負責任的股東,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,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。翁杰明表示,國有上市公司要依法依規、適時運用大股東增持、關鍵核心人員增持、增加現金分紅比重等手段,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合理回歸。
加大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
會議指出,國有集團公司要系統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資源,結合實際逐步將現有未上市的優質資產有計劃地注入上市公司,必要的也可單獨上市。
加強上市資源培育儲備,孵化一批科技創新實力強、市場前景好的優質資源對接資本市場,要注重支持“雙百行動”“科改示范”等各類改革專項工程企業和“專精特新”企業上市。
另一方面,國資委也要求國有上市公司要盤活或退出低效無效上市平臺。針對一些集團公司缺乏持續經營能力、長期喪失融資功能或歷史遺留問題久拖不決的上市平臺,要因企制宜調整退出或轉到更加適合發展的其他集團公司。
探索國有上市公司分拆上市
翁杰明表示,一些國有企業,特別是一些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公司,或因技術業務發展產生了新業務,或因資本市場認知發生變化,由于內部業務板塊多而被資本市場低估。
他指出,針對這一情況,要統籌考慮戰略定位、擬分拆業務獨立性和成長性、分拆后的治理安排和管理成本等因素,支持有利于理順業務架構、突出主業優勢、優化產業布局、促進價值實現的子企業分拆上市。
集團公司擁有多個上市公司的,可多種方式重組推動優質資源向上市公司匯聚,對層層嵌套、業務分散、“小散弱”狀態的,要梳理整合;對集團整體上市的,要重點推動上市公司內部板塊整合清晰歸位,統籌實現解決同業競爭、突出主責主業雙重要求。
鼓勵央企和地方國企交叉持股
會議指出,要支持央企之間、央地國企之間積極探索通過出讓存量、引進增量、換股等多種形式,在上市公司引入多個國有戰略投資者。
要利用國有資本投資、運營公司及結構調整基金、創新基金等投資持股優勢,作為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一個重要手段。這實質是股權多元化,是近年實踐證明的有效途徑,各級國資委和中央企業集團公司要主動統籌協調、搭建平臺、提供信息、大力推進。
同時,國資委將繼續支持和鼓勵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于50%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,引入持股5%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。